最近,关于建筑师终身负责制,一组视频图片刷爆网络,一段来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采访火了,事件当事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群也一不小心成为网红。
尽管被认为说出同行心声而受到建筑师网友热赞,但曾老师却说,这其实不是自己要表达的全部。当时电视台针对住建部在上海自贸区等地试行建设项目采用建筑师负责制做了专题节目,他因为参与第一批十个项目之一的试点,也成为受访者之一。
他说:我在采访中谈了不少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切身感受和建议,其中包括截图中提到的建筑师普遍对责权利问题的疑虑与担忧,但随后也谈到由此需要在经济、法规、保险等配套措施上跟进,才能使建筑师负责制能更好的得到推行。但电视台只播了一小部分,在那段关于责任的话之后,又接着说了:因此收入、法规,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都要跟上才能更好的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等等的话,可是都没播啊…后来更是被媒体只截取了这几张图,很容易误导读者,特别是业外人士。他笑言:这回算是领教了媒体断章取义的本领和网络传播力量的巨大。
作为一个客观公正报道事实的新媒体,以下将全面真实地呈现曾群老师的观点。
设计师当然要对自己的设计负责,如果工程中因为设计环节出了问题,那么设计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点毫无疑问。
只是众所周知,在我国现行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现状中,设计师的话语权相对比较弱,设计在施工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在建筑师负责制体系中,建筑师除了完成设计环节,还要深度参与到施工管理、材料选定、质量监督甚至合约管理的多个环节中,可以说是涵盖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甚至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更多,这样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強度以及责任大大不同了,因此需要相应的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和配套措施及法规的支持。
代表项目: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同济大学传媒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巴士一汽停车库改造——TJAD办公楼,上海棋院,西岸瓷堂,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郑州美术馆等。著有《空间再生》等。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建筑师终身责任制的讨论却停不下来。
那么,建筑师负责制度到底是什么?
所谓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工程建设的通行做法。在不少发达国家,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对建筑材料选取等技术问题的把握非常关键,建筑师的全程管理监督对工程质量和效果影响很大。但在国内,建筑师基本只参与整体构思和设计图纸这些工程前期工作。
1 相关政策
今年4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注册建筑师制度,探索在民用建筑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2上海试点
上海在试行“建筑师负责制”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全市有十几个项目正在开展试点。据新区规土局表示,试点工作从原有的保税区域扩展到上海自贸区,引导和鼓励建筑师提供从前期咨询、设计服务、现场指导直至交付使用、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服务。试点“建筑师负责制”后,政府不再为建筑活动的全过程背书。
关于“建筑师负责制”,业内人士的态度不一:
支持派
网友:工程质量出了问题,第一个就是查设计师的设计图是否不合理。第二个就是查施工单位是否施工不当,第三个查甲方是否使用不当。所以设计师首当其冲。
反对派
其他观点
淡化企业资质,加强建筑师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对建筑师个人发展绝对是好事,但相对应的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建筑师也必须背负相对应的责任。
既然做了这一行,就得问心无愧!